教程辅助!“德扑之星透视软件ios”(详细开挂教程)-知乎
3
2025-05-24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旭化成集团正以电解技术为核心,加速布局氢能绿色解决方案。近日,旭化成绿色解决方案项目部负责人竹中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集团已将2025年定位为氢能业务商业化的关键节点,目标是通过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与全球化合作,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落地,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2025年:从技术储备到订单突破的商业化元年
竹中克指出,2025年对旭化成氢能业务而言是“从实证走向市场”的转折点。“我们的水电解系统已具备上市条件,2025年的核心任务是获取市场订单。”他透露,旭化成计划在2025年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一战略与全球电解槽市场增长趋势高度契合——尽管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2025年全球电解槽装机容量预计达2GW,中国将占据最大份额。
旭化成将2025年的商业化路径定义为“技术+服务”双轮驱动。竹中克强调,集团不仅提供水电解设备,更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One-Stop?Solution)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例如,针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强的场景,旭化成开发了可应对输出波动的碱性水电解系统,其核心部件(膜、电极、电解单元)均基于自有技术生产,并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组合。“凭借多年积累的材料和成膜方面的技术见地,可根据客户需求提出相应品类方案。”
技术革新:破解绿氢成本难题的核心引擎
绿氢成本高企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竹中克坦言,旭化成正从设备成本(CAPEX)与运营成本(OPEX)两端发力,构建LCOH(Levelized?Cost?of?Hydrogen,平准化制氢成本)最优系统。
在设备端,旭化成今后将通过规模化生产与自动化降本。竹中克透露,集团计划扩大电解槽产能,并推动工厂自动化升级,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同时,旭化成与意大利De?Nora公司联合开发集装箱式碱性水电解系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控制成本。“例如,电极是电解系统的‘心脏’,我们必须在品质、效率与成本间找到平衡点。”
在运营端,旭化成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系统效率。2023年,集团收购加拿大数字化公司R2,开发了基于电解单元实时数据监测的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可精准预测设备维护周期,优化运行参数,降低能耗与停机风险。“通过数据驱动型服务,我们能帮助客户降低LCOH。”竹中克表示。
全球化合作:构建开放型氢能生态
竹中克表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跨企业、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旭化成正通过“内部资源配置+外部合作拓展”双轨并进,加速业务布局。
在内部,旭化成的策略是将食盐电解业务的见地和业务基础拓展至水电解业务,并将这两项业务定位为牵引未来增长的引擎。
在外部,旭化成已与多家国际企业建立合作,涵盖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与市场开拓。例如,旭化成与欧洲企业联合开发集装箱式碱性水电解系统,与亚洲能源企业合作打造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我们不追求全产业链覆盖,而是以开放姿态与全球伙伴共建生态。”竹中克表示,旭化成未来将深化与各国政府、企业的合作,推动绿氢技术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030年目标:剑指千亿日元营收,抢占全球10%市场份额
面向2030年,旭化成设定了氢能业务营收达1000亿日元的目标,相当于全球水电解市场10%的份额。竹中克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成本优化和全球化布局非常重要。“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解槽需求国,也是技术创新的高地。我们将通过本地化合作,加速技术落地。”
此外,旭化成正将氢能业务与集团碳中和战略深度绑定。旭化成通过将水电解制氢技术推向社会实际应用,助力客户实现绿色转型。竹中克表示:“氢能不仅是商业机遇,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致力于让绿氢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力量。”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